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广州市政总院:知识管理与科技创新融合应用,助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5/4/28 16:58:18 浏览次数: 作者: 管理员 来源: 广州市政总院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广州市政总院”)成立于1952年,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雄厚技术实力的综合性设计研究机构,以“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的引领者,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为愿景。

 

作为典型的勘察设计企业,广州市政总院具有业务多元、知识密集和系统繁多等特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政工程复杂性的增加,广州市政总院意识到亟须通过知识管理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应对日益复杂的市政工程设计需求。

 

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

 

在内部牵引和外部推动双重驱动下,广州市政总院着手内部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依照结果导向、规划先行、业务融合和闭环管理的思路,分阶段依次推进,实现知识管理与业务、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

 

广州市政总院按照知识资产化—应用场景化—服务智能化三大步骤,依次推进知识体系建设:

第一步,实现知识资产化。广州市政总院首先在业界知识管理方法论的指引下,做好顶层规划,搭框架,规划院级知识体系,聚合各部门、各专业的知识资产,以知识管理平台为载体进行分享和应用,配套知识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通过共享让知识价值最大化,实现总院级知识管理从无到有。

 

第二步,实现应用场景化。重点建设内容包括优体系、促流程、扩平台、固文化、保创新。优体系,是指将结构化信息引入知识体系,夯实知识内容;优化知识管理相关制度,深化知识场景化应用。促流程,是指实现知识成果由产生到推广流程的高度信息化,实现知识的闭环管理。扩平台,是指深度集成各业务系统,将知识精准推送至各项目或业务节点,实现知识精准赋能。固文化,是指通过前期的文化塑造和流程约束,在全院巩固文化气氛,养成知识管理习惯。保创新,是指组建创新社区,全过程管理支撑创新动作,保障创新成果产生及推广。

 

第三步,实现服务智能化。通过长期持续运营和技术加持,广州市政总院建成SmartKMS系统,实现知识的智能化应用。

 

推动知识管理与科技创新融合应用

 

广州市政总院知识管理以“项目为主线”展开,知识管理与业务和科研管理系统融合,知识管理渗透在项目策划—项目实施—科研立项和报优申报—项目获奖—知识应用各环节中,通过知识管理,实现知识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知识沉淀和知识利用,形成“知识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的闭环。

 

第一,每个项目都在项目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全过程管理,知识管理平台与项目管理系统对接。项目启动后,开展项目策划,内容包括项目的知识内容和创优目标,明确项目要开展的科研课题等知识活动、项目的获奖目标要求。项目团队根据策划内容在各业务系统上开展具体工作。

 

第二,项目实施过程中,知识管理平台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知识管理平台与科研管理系统、档案系统、人力资源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和投标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对接,知识库互相关联,为员工提供多维度的知识搜索查询和使用,也是实现知识融合业务应用场景的基础条件,助力项目质量管控和科技创新。

 

第三,配合生产项目开展科研课题研究,解决重大项目的重难点问题。项目团队在项目管理系统完成设计全过程管理、科研管理系统完成课题从立项到结题的全过程管理。通过知识管理,梳理在业务和科研管理系统中各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科技创新库收集广州市政总院内部产生的各类创新成果和高价值知识,提供多维度查询条件,为新的科研项目提供相关科研成果,拓展创新思路及方向,为科技创新提供条件,实现技术创新。

 

第四,知识管理实现项目成果奖项申报和获奖业务的全过程管理,助力项目重大成果的推广。此阶段工作与第一步项目策划中的创优目标实现闭环。报获奖库通过对各类奖项申报工作统一管理和维护,不但实现了无纸化申报协同审批流程,提升申报材料质量,而且对历年申报及获奖情况统计和分析,为科学评估企业在某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方向,为创新孵化提供战略支撑。

 

第五,知识的沉淀。通过以上四个环节,与项目相关的核心知识库为项目输出重要知识,新项目完成后也不断反哺给各个知识库,实现新知识的沉淀,形成“知识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的闭环。

 

知识管理体系与科技融合的具体运用

 

以广州市中心城区生态型市政污水厂工程为例,知识管理体系在该项目中发挥了多方作用。

项目前期规划:知识管理体系中的过往污水厂设计案例、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处理经验等知识,帮助项目组快速了解类似项目的设计要点与难点。项目组参考其他地区生态型污水厂在选址、规模确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实际情况,对该项目的选址和规模进行科学规划,确保项目能更好地服务周边区域,同时满足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需求。

 

设计方案优化:项目组通过知识管理平台获取国内外先进的生态型污水厂设计理念和技术,如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景观融合设计等。在设计过程中,参考这些知识,对该项目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能耗,融入景观设计元素,使污水厂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打造生态友好型设施。

 

施工过程支持:施工阶段遇到技术难题时,知识管理体系中的施工技术知识库和过往项目的施工问题解决方案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在处理复杂的地下管线交叉问题时,项目组从知识平台检索到类似项目的应对措施,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避免了施工延误和安全隐患。

 

项目经验沉淀:项目结束后,项目组将该项目的设计文档、施工记录、验收报告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整理上传至知识管理平台,形成的项目知识库为后续同类污水厂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实现了知识传承,避免重复犯错,推动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根据以上知识管理与科技创新融合实施路径,广州市中心城区生态型市政污水厂工程项目开展了7项科研课题研究,解决了多个工程疑难问题,4项科技创新成果鉴定为国际、国内领先;依托该项目获得的专利、著作、工法、规范、论文等科技创新成果支撑项目申报,为获奖提供了保障。该项目以“创新理念、集约用地、环境友好”的理念,真正实现了净水厂创新集约节约用地新模式,获得了GHDA环球人居设计大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49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在水污染治理科技创新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


image.png广州市政总院的知识管理体系建设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