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建科院”)成立于1958年10月,前身为福建省建设厅科学研究所,主要从事建筑材料的理化试验和工程结构、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21年11月,福建建科院完成转企改制,正式挂牌。历经多次变革,福建建科院现已发展成为福建省内建设领域技术实力雄厚、装备先进、专业设置齐全、成果转化迅速的综合性研究开发与技术服务机构,隶属福建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国有独资科技型企业。福建建科院2015年—2017年遭遇业务危机,开始谋划业务转型。随后于2018年重新恢复快速增长,2018年—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左右。在转型过程中,福建建科院将自身的探索经验总结为三大业务创新或发展策略。
图1 福建建科院全景效果图
把握业务周期性,精准施策推动发展
福建建科院根据成熟度,将业务发展周期划分为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再根据不同业务所处的发展阶段,依据业务周期特性,实施不同策略。
针对处于发展期的业务,福建建科院鼓励采取包括加大对增长潜力大的业务投资,支撑业务快速发展,鼓励对发展期业务进行扩张,积极探索新市场和新客户群,扩大市场份额等措施。此外,福建建科院还鼓励加大开发新产品或服务力度,以保持发展期业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为支撑发展期业务发展,福建建科院还鼓励加强对发展期业务的团队建设和人才培育,以保障其持续发展。2018年以来,福建建科院通过自主培育的方式,新增了绿建验收、数字化产品、“双碳”和零直排等多项业务。
针对处于成熟期的业务,福建建科院重点强调对其进行效率优化,包括引入先进的管理系统以提升效率,如实施ERP系统提高项目执行效率。同时,通过建立客户服务团队、投入研发更新升级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巩固客户关系,满足客户需求,加强与客户的交流互动。
针对已经走向衰落期的业务,福建建科院果断变革,削减成本,控制和减少损失。福建建科院通过优化流程,降低传统施工业务的成本,整合重组相关业务,并将资源转移至数字化业务等新兴领域,对亏损业务平稳退出,保障资源合理配置。通过以上方式,福建建科院所属监理公司退出了非核心的监理业务,其莆田和晋江分公司退出了低端检测业务,实现了业务损失有效降低。
图2 业务发展周期划分及对应策略
图3 2018年–2023年福建建科院的业务结构变化
推动一体化转型,整合资源打造综合服务能力
通过整合内部资源,福建建科院目前在工程建设、城市更新改造、工程质量控制和城市安全运营等四方面均形成了一体化服务能力。例如,在工程质量控制全过程服务方面,福建建科院通过购置先进设备与软件,建立严格管控体系,在桥梁建设项目中确保高质量验收;在城市更新改造一体化服务中,由专业团队深入研究需求,在旧城区改造项目里提供全面服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城市安全运营一体化服务方面,搭建大数据平台,整合多源数据实时评估预警,在灾害中成功保障城市安全,有效提升城市建设与运营的综合服务水平。
图4 福建建科院的一体化服务
展开多元布局探索,寻找业务新增长极
为推动发展,福建建科院以细分市场、服务内容扩容以及领域和区域拓展、收并购等为主要手段,积极横纵向扩展,实现业务领域多元化、多样化布局。例如,在服务内容多样化方面,检测中心新增了多项检测项目,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新技术,如物联网结构监测系统应用于多项目;在区域市场开拓方面,近年成立了重庆公司、龙岩公司和福清分公司,积极运营区域市场。重庆公司参与轨道交通项目,龙岩公司开展古建筑修缮业务并区域协同,共享资源,提升竞争力。通过收购电力工程企业组建事业部承接大型项目,并购数字化团队开发管理平台,延伸业务至数字化建筑服务领域,实现业务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围绕以上三大发展策略,福建建科院目前已形成了“3+1”的稳定业务结构,“3”为设计咨询、工程施工和检验检测三大主营业务,“1”为其他非主营业务板块。分板块来看,在设计咨询板块,福建建科院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整体业务同比增长58%,其中,建筑设计业务增长319%、绿色建筑业务增长100%,新业务如施工图审查和全过程咨询也在逐步拓展;工程施工板块整体业务同比增长93%,城市更新业务增长327%,装饰装修工程增长438%,电力工程作为新业务也开始布局;检验检测板块则实现了16%的整体增长,房屋鉴定、桥隧检测、门窗幕墙设备检测与鉴定以及健康监测业务分别实现了72%、130%、290%和799%的显著增长。此外,培育期业务如BIM技术应用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电力运维等非主营业务板块也在稳步推进,构成了福建建科院的多极增长中心。
未来,福建建科院将致力于转型成为以全过程、一体化业务为发展核心,以科技研发、产品开发、检验检测和技术服务等高技术产业实体为载体的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城市运维一体化服务商。
图6 福建建科院三大主营业务构成及发展情况